縣志方志丨清朝乾隆57年廣西《玉林州志》摘錄文姓
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
舉人
明
永樂(lè )六年
文欽,江西理問(wèn)。
嘉靖七年
文桂,教諭,見(jiàn)人物志祀鄉賢祠
萬(wàn)歷二十八年
萬(wàn)歷四十三年
文士宗。
崇禎九年
文宗騫,攸縣知縣。
崇禎十二年
文宗軾。
國朝
康熙五十二年
文為詔,汝州州同。
康熙五十三年
文謝生,羅源知縣。
雍正四年
文以宣,竹山知縣。
雍正十三年
文宗玠,靈川教諭、長(cháng)山知縣。
乾隆十八年
文存實(shí)。
乾隆三十六年
文育奇,臨桂訓導。
副榜貢生
天啟元年
文戴樂(lè )
崇禎十二年
文之弦
拔貢生
康熙十九年
文炯
恩貢生
明
隆慶時(shí)
文汝然,海登縣丞。
萬(wàn)歷時(shí)
文貫通
國朝
康熙四十七年文炌
乾隆三十四年文廷理
歲貢生
明
永樂(lè )時(shí)
文彬,瓊州教授。
文彥奎,福建照磨。
文廷璧,漢州教授。
成化時(shí)
文淵,檢校。
文旭,見(jiàn)人物志,祀鄉賢祠。
文溶,新化知縣。
嘉靖時(shí)
文樞
文植,學(xué)正。
萬(wàn)歷時(shí)
文煥麟,永福訓導。
文至忠
崇禎時(shí)
文載禮
國朝
康熙元年
文之緒
康熙三十五年
文可錦,桂林訓導。
康熙四十八年
文兆龍,撥博白學(xué),見(jiàn)人物志祀鄉賢祠。
康熙五十七年
文玟
乾隆九年
文爾璠
乾隆十二年
文思僑
乾隆二十二年
文宗瑗
乾隆四十七年
文志基
例貢生
國朝
文在吾,庠
乾隆十五年
文紹元
封典
明
文熹程,以子溶貴贈文林郎。
國朝
文宗軾以孫為詔貴贈儒林郎。
文玟以子為詔貴贈儒林郎。
文瑾,以孫以宜貴贈文林郎。
文范真,以子以宜貴贈文林郎。
文兆龍,以子宗玠貴贈修職郎。
飲賓
國朝
文宗軾
文范董
文爾璠
文烒珖
人物
元
文升,延祐中征孝行,歷官海北道。案《廣西通志》載:文升,廬陵人,父璧信國公天祥弟也。信國被難,寄璧詩(shī)以升為嗣,仁宗時(shí),征孝行,授集賢院直學(xué)士,后為海北道廉訪(fǎng)副使,卒于官,徙葬鬰林,子孫遂家焉。子富,字益謙,至順間以薦舉,官興文署丞。薦辟諸科,又載:文升,鬰林人,兼載:文子仁,鬰林人,至順中以薦舉授高州教授。文富,鬰林人,至順中舉人材科,官太常署丞,據《文氏家譜》:升出使廣東海北道,以疾至博白卒,富扶柩至鬰,因兵塞路不能歸櫬,遂封于八疊岡(在州城西五里浚,遷白象山在城西十里),后富命長(cháng)子瑞麟來(lái)鬰守墓,為鬰林鼻祖,當道以富父墓在鬰林,富子籍鬰林,皆以富為鬰林人,載入志內,是升、富并非由鬰林薦辟,富亦未寓鬰,而子仁系富曾孫,以明洪武八年薦舉授官,非元至順中,亦不當列文富之前,俱應為辨正也。
明
文子仁,洪武八年以薦舉授高州教授。案《廣西通志》載:子仁于元至順中薦舉,今考《文氏家譜》為明洪武乙卯薦舉,授高州教授。乙卯乃八年與薦舉之年合,較為確實(shí)。故更正之,次子良錫,洪武十五年以賢良舉,授香山主簿(《廣西通志》作授香山知縣)轉德興主簿,三子良弼洪武二十九年(《廣西通志》作十九年)以茂才舉授鴻臚寺議禮司序班。
文旭祀鄉祠
案《廣西通志》:旭,字熹旦,宋信國公九世孫(良弼曾孫),宏治時(shí)以歲薦授奉議衛經(jīng)歷,父早歿,事母至孝,母病,湯藥必親嘗,手滌溺器,旦夕稽顙祝天,愿以身延壽,母卒哀痛幾殞?zhuān)柶渥釉唬骸叭松鎏巸啥?,出則事君以忠,處則事親以孝,吾家歷世相傳,幸無(wú)墜其家聲也。嘉靖四年學(xué)使覈獎,祀鄉賢,墓在白象山升墓旁。
文潛祀孝子祠
案《廣西通志》:潛,字時(shí)顯,旭子也,少稟父訓,以修身力學(xué)為務(wù),事親盡愛(ài)敬,雖暑月必冠服侍側,家庭之中嚴若朝典,及遭兩喪,咸廬墓三年,士類(lèi)推為篤孝。嘉靖四年學(xué)使重其名,給以冠帶。墓在城西十里。
文桂祀鄉賢祠
案《廣西通志》,桂字仲芳,旭之孫,潛之侄也。少孤,事母梁氏極孝謹,撫幼弟尤友愛(ài)。嘉靖戊子舉于鄉,后居母喪,泣血三年,未嘗見(jiàn)齒,祭葬一循古禮,會(huì )值大比,黔省聘為同考試官,卒于棘圍,隆慶二年舉祀鄉賢。墓亦在白象山升墓旁。
文宗軾,案舊志:;軾字叔瞻,號竹汀,鄉賢文桂之裔孫也。平居孝友宜家,謙和接物。崇禎己卯舉于鄉,遂隱處不仕,優(yōu)游林泉,康熙十八年舉為鄉飲大賓,壽七十二,士林重之。
文兆龍祀孝子祠
案舊志:兆龍歲貢生,孝心誠篤,父病躬侍湯藥,不離于側,適寇至,負父跪拜哀泣,乞憐,寇為感動(dòng),不相驚擾,越五年父卒,母張氏素患癆咳,兆龍憂(yōu)形于色,朝夕祈神默佑,以延母壽至七十有八,后兆龍亦壽七十有六而終,人以為至孝之應云。乾隆八年詳準建坊?!靶⑿辛鞣肌狈辉?a href='/jingdian/28426' target=_blank>新橋墟,墓在城南四十里石腳堡華子岡,祀孝子祠。
文炳皆,案舊志續載:炳皆幼失怙恃,不愔詩(shī)書(shū),每遇父母生歿日,必饗食,痛哭尤甚,兩喪在殯,貧故未葬,晨夕叩祝天地神明,及父母位所,愿獲吉地比葬,哀禮備至,見(jiàn)者咸稱(chēng)其孺慕焉。家雖貧,子弟有志讀書(shū)者,悉為措給膏火,乾隆二十三年州紳士上其事于學(xué)使陳桂洲,旌之曰:至行孝順。
文尚雅,案尚雅字御華,號知非,安貧樂(lè )善,嘗暮見(jiàn)道旁有遺金,拾之詰朝探訪(fǎng)其人,知因醉行誤失者,詢(xún)得實(shí),以金授之,其人分半以酧,雅笑而卻之,事在康熙初年也。
耆壽
國朝
文祖契,壽九十五歲。
文宜美,壽九十六歲。
國朝
文梁氏祀節烈祠
案《廣西通志》梁氏貴平鄉人,幼聰慧知書(shū),年十八于歸于文秉世(庠生),事舅姑始克盡婦道,順治十一年,逆賊李定國剽掠州境,氏與夫偕逃失散州南,賊見(jiàn)氏姿色,執而逼之乘馬,氏哭倒于地,厲聲罵賊,
關(guān)文氏祀節烈祠
案《廣西通志》:文氏父孝廉文宗軾,自幼訓以女史,曉大義,適關(guān)于袞,年二十三歲,于袞歿,哀痛幾絕,遺孤在襁褓,冰操自矢,無(wú)叔伯兄弟可依,乃與父同爨,辛勤訓子,康熙甲子科,子梁朝領(lǐng)鄉書(shū),氏年六十一,康熙二十六年詳準建坊“女史流芳”坊在西門(mén)外,今圮。
文龐氏祀節烈祠
案舊志:龐氏文道新妻,值明末兵燹,家甚貧乏,十八歲生子粹,時(shí)氏年二十二,夫歿,柏舟自矢,或勸他適者,嚴辭拒之,尤能以婦道兼子職,葬舅姑如禮,訓子成立入庠,孫炯拔貢,熠亦游泮,壽九十五歲,乾隆五年詳準建坊。
文李氏祀節烈祠
案舊志:李氏文際泰妻,二十五歲,夫亡,念夫無(wú)嗣,以侄炳紹繼之,子幼親老,氏惟紡績(jì)供給,及翁姑歿,卜地安葬,無(wú)不盡禮,壽至七十,乾隆七年詳準旌表。
蘇文氏祀節烈祠
案舊志:文氏,貢生文玫女,年十九適蘇孫槐,生子其煊,二十三歲夫亡,剪發(fā)誓節,葬夫命營(yíng)生冢,謹事舅姑,撫孤成立,乾隆上詳準建坊。名門(mén)節孝坊在永定甲下江岸。
蘇文氏
案文氏例貢生文在吾女,年十五歸蘇兆烆,甫一載夫故,投嬛從死,姑勸止之,遂矢志守節,乞夫兄子以續夫后,撫育教訓,一如己出。姑病,目躬盥櫛,侍藥侍膳維謹,歷久不懈,姑歿哀毀骨立,守節四十余年,繼子德埰已生四孫,謀欲請旌,氏不許,士民咸請入志。
文牟氏
案牟氏年十九于歸文紹緒,逾年夫歿,無(wú)子,欲以身殉,因姑老無(wú)人侍養,乃止,擇從侄為嗣,以承宗祧,葬夫之日,即預為營(yíng)壙,以示從一同穴之意,事姑曲意承歡,三十五年如一日,教子慈嚴,交盡俾得成立,現年六十四歲,守節四十五年,不欲請旌,士民呈請入志。
整理:文正超
編輯:文四海
Hash:ddaad63a2a7df1ee500aaa8b921fa3cf679e6bee
聲明:此文由 中華文氏宗親網(wǎng)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