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椅民居群
時(shí)代為明至清。位于湖南會(huì )同縣東北48公里了處的雪峰山脈南麓,巫水河西岸的臺地上,其三面環(huán)山,一面臨水,村莊猶如坐落在高背圍椅之中,并因此而得名。
村落里比較完整地保存著(zhù)明洪武十三年(1380)到光緒七年(1881)間修建的尚有銘文的各時(shí)期的建筑104棟,建筑面積達19416平方米。這些古代民居群以“五通廟”為中心,形成花狀,分為五個(gè)自然村落。西面俗稱(chēng)“老居街”,主要為明代早期建筑。北面俗稱(chēng)“坎腳”,主要為明晚期建筑。東面俗稱(chēng)“大屋基”,主要為清前期建筑。南面俗稱(chēng)“田段”、“上下寨”,主要為清中晚期建筑。
上述民居的建筑形式均為用四面的磚筑封火墻,構筑成一座座封閉的庭院,院內為木質(zhì)穿斗式兩層樓房。庭院兩側的封火墻多問(wèn)哦雙頭至四頭部等的馬頭山墻,墻頭多飾以彩繪圖案。院內樓房其門(mén)窗多有精美雕飾,不少庭院堂前懸有匾額,照壁上繪以壁畫(huà),室內多陳設明、清時(shí)代的家具。
村內公共建筑有祠堂、學(xué)館、涼亭、土地廟、池塘、水井等。村內巷道皆鋪以青石板。
高椅民居群不論從經(jīng)濟生活、文化教育、宗教信仰、休閑娛樂(lè )等各方面,都保存了古老的完整的人文景觀(guān)與自然景觀(guān),此為省內所罕見(jiàn)。
2002年5月19日,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編號82-41。
信息來(lái)源:湖南文物概覽